人生处处是问题,同时我也在问题中寻找到答案。以此记录成长。
今晚在地铁上写今日的日记,一开始想写一首关于“雨”的诗词,后来就写的是《象与骑象人》中第九章关于目标的这一段的想法。无奈天资愚钝,无法及时、很好地去理解和消化这比较深奥的书本……
请允许我这里插入几句题外话。为什么一开始想写“雨”?因为早上开车来深圳的时候,在东莞衔接深圳的一片区域,下起了小雨。看着原本清澈透亮的挡风玻璃上慢慢地有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景象,一度舍不得开雨刷器。
一个人独自开车的时候我喜欢听一些比较安静的音乐(主要是佛乐),此刻正好在思考。此情此景我想起了《道德经》第八章关于水的几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雨水当属天降甘露,清澈透亮,无私无欲。它是水的另一种形态……
想要用美的诗词语言,从雨这种形态表达赞美。怎奈彼时脑子比较混乱,本着宁缺毋滥的追求,我暂且放下稿子,重新思考。
就来到“目标”这里。写了一小部分,差不多快到了琅琊阁,我狠心下来,想想应该到琅琊阁跟会长和其他比我优秀的兄弟们学习一番,静下心读读书(最重要是呼吸一下琅琊阁的智慧空气),然后再写点内心所思。
琅琊阁的空气依旧充满书香气,是那种我很喜欢的味道。这种味道,刚进门感受之,似乎在告诉我这里今天又迎接了几位爱学习的朋友;一壶香茗相品,感受之,告诉我该读书了;几杯支云入喉,感受之,又告诉我该写笔记了。
恰逢书桌上有一本前不久楚尧兄推荐的《人生答案之书》,欣喜但不若狂,我拿起来寻找答案,静悄悄读起来。
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老师(指的是书本坐着周国平),刚才您上台的时候,我看见您穿一件短袖,轻易地跳上讲台,我是非常的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在我心里,您是一位长者,没想到您显得这么年轻,您的精神也非常年轻。这是不是得益于您的勤于思考呢?
周国平老师答:我相信哲学对我的心态肯定有特别好的作用。一个人怎样才能年轻?就是你别世故,一世故,心思复杂,就会变老。哲学就是要让人不世故,通过想那些大问题,让你对小事情看开一些,糊涂一些,不去纠结。
这里对我比较受用的就是心思不要太复杂。
确实,心思复杂容易给自己带来很多问题:睡不着、容易情绪激动、容易迷失自我、容易白头发、容易变老……
刚好前不久我有一个小小的觉悟:必要太计较得失,人生会过得更幸福。因为很多时候的小得失是不必要的、无所谓的、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质的改变的……太计较这些的得失,不进让自己内心痛苦,还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损失(容易得罪人等问题)。
这个小小的觉悟来自于我元宵节在老家发生的一件小事:
正月十六,我们村里就举办完大型迎妈祖活动后,差不多已经是四点多了。我想起来我的手机卡坏了得去补卡。前一天晚上我就查询到,确定能补异地卡的营业厅在隔壁镇棉湖镇,而我这时候想着在我家镇上很近的那个营业厅去问问看能不能异地补卡,跑去问了之后确定是不能补卡。回来之后我发现手机上有未接电话。因为我没有开车的时候看手机的习惯,所以漏接了电话。看到微信留言得知,是老婆家小姨子恰好也要去棉湖镇上看牙医。打电话是想问我要不要去棉湖镇上补卡,要的话可以顺风车捎她一起去,她自己就不用开电瓶车了。
但由于我没接电话,她那边又着急去(晚一点去了指定的医生就走了),所以自己起电瓶车去了。而我看到手机的时候,恰恰就慢了一分钟。
彼时我心里第一感觉是充满对这件事不完美的愧疚感:如果我有接电话,那我就可以捎带着我的家人一起去棉湖镇处理事情,她也不用自己一个人骑着电瓶车去隔壁镇上,速度慢不说,还不安全……
十分钟后我跟我老婆一起开车去棉湖镇补卡。老婆说:那个时候再打不通电话不知道我几时回来的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赶上趟处理牙医的事情,所以即使是自己骑电瓶车去,她们心里也是很乐观且觉得没有遗憾的。
我马上想通了这件事情。是我自己太计较得与失、是我自己太计较完美……从而导致自己的感受不幸福和内心的不快乐。
今晚在琅琊阁读书,读《人生答案之书》,读到“心思复杂”这个问题和答案,恰好想到了这件小事,想到了我关于这个“不要太计较得与失”的感悟。我寻思着,这不就是让内心简单、内心不要太复杂的一个很好的技巧吗?
在脑子一片浆糊的情况下,在会长的鼓励下,整理思路,着笔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