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改编欢乐中国年?
今日,大年初八。跳票了八天的贺岁MV终于完工了。年前因为将工作时间优先安排给了几个做年会、拜年贺岁节目的客户,自己的贺岁MV放到了最后。在大年廿九(也就是回老家过年的前一天)才完成最后一个客户的贺岁片,着手开始自己的歌曲录制。
最终没有录制满意,秉着宁缺毋滥的精神,我们决定将发布时间拖延到年后。毕竟,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年”的说法和气氛,所以这也还算来得及时。

成片将于明天公开发布。
这支MV改编自卓依婷《欢乐中国年》。我为什么想要改编这首歌的词呢?

简单介绍一下《欢乐中国年》的背景。这首歌是1999年春晚的开场歌曲,但事实上它首次发行于1998年1月,收录在专辑《幸福快车》中。
歌词的核心是第一部分的歌词(这部分词,山下阙是重复的完全一样):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
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
百年梦已圆,千年手相牵。
中国走进新时代。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
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
百年梦已圆,千年手相牵。
中国走进新时代。
很多人都有疑惑,对于一首新年歌曲来说,开头两句为什么不是用“迎春花”而是用“紫荆花”呢?这里边有什么样的创作背景故事?
网上并没有找到关于这首歌歌词的创作背景。我结合历史背景,简单解读一下这个歌词。
紫荆花是香港特区的区旗图案,是香港的象征之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欢乐中国年》首次发行与1998年1月,那么算上一定长度的创作时间,这个词的创作应该是在香港回归后不久。“紫荆花已开”应该说的就是香港回归。

由前面两句开头,结合后面几句欢乐喜庆的歌词,可以感受到,这个词通篇就在写香港回归后第一个新年的喜庆,以及歌颂中国的成就。
当初我在有想法要跟我夫人一起策划拍摄一个贺岁MV的时候,就想到了这首歌。但是认真一看歌词,分析了一下。嗯,香港回归是永远值得纪念的喜庆节日,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作为喜欢创作的创业者,我更想尝试着改编一个更能反映当下过年气氛的歌词。
于是执笔开始改编。原歌词前面第一二段是重复一样的词,我根据当下现状改编成两段不一样的词。最终改编的歌词成品如下:
金风送喜来,迎春花正开。
春联盈满户户作揖发大财。
鞭炮声驱灾,红包把年拜,
锣鼓声响旺千代。
春晚喜气派,吉祥通四海。
八方来贺祝福人民年年彩。
举国烟火在,百姓乐开怀,
中国来年更豪迈。
词的上阙,写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人们对美好的期望;
词的下阙,写中国现代春节的内外新气象和人们对美好的期望,以及对中国未来的祝福。

随着中国的越来越强大,每逢春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国际朋友(包括美国在内)大使馆甚至是总统总理等高层以国家名义给中国发来新春祝福,这是非常棒的。
愿以这首改编的贺岁MV,祝贺所有朋友新年快乐、天天快乐、事事顺利;
同时也祝贺中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越来越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