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典一个现象

今天在书房看到一本书,琢言主编的《人一生要读的经典》。

这本书收录了四个不同领域的经典作品:

最经典的散文、最美的诗歌、最好的杂文、最精彩的演讲词。

我看了其中几篇,主要是看最美的诗歌。因为最近在学习诗词写作,所以也对近代体和现代体诗歌感兴趣。

但是今天比较有感触的,是“最好的杂文”其中一篇杂文:曾颖写的《关于“指鹿为马”的信》。

本文入选评语是:对颠倒是非者一针见血的批判,用最简单的方法揭露最深层的问题,一篇策略极高的战斗机文。

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年底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应该说是比较好地反应了自己某一方面的性格特质。

R9z7GPQxQqwRKtkm.jp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leHAiOjE2ODQ0NzI2NjcsImZpbGVHVUlEIjoiZFBrcEtSSm9RS2ZLcjVxTyIsImlhdCI6MTY4NDQ3MjM2NywiaXNzIjoidXBsb2FkZXJfYWNjZXNzX3Jlc291cmNlIiwidXNlcklkIjozMDg1N30

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去年的“南通甘蔗翁”、“莆田药品翁”事件。随后有感而作。

彼时的我好像发现,好像类似鲁迅这一代名家,作品大部分批判的都是当下的种种腐败、无能、黑暗等社会现象。因此这类反映当下社会现象作家,经历一定年份后,可能会某些政治家的欢迎,然后他们所说的话会被成为名言、他们的文章会入选学校课本。

但,当你发现,这类名家说的话也越来越能反应现代我们的社会现象时、当这类名家的文章越来越不受现代教育课本的欢迎时,是否意识到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最后,附上小作《烟雨》:

辛丑年冬月初六,偶习白居易老先生佳作《卖炭翁》,又听南通甘蔗翁、思莆田药品翁,隐射底层人们之无奈、法治文明之起伏。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小作,名曰《杂诗》。

烟雨

现代·林浩楠

三尺书堂望九州,

五千史理看得透。

可叹后人笑前人,

不知还有人在后。

望其深刻得鉴,天下太平,法治不再后退、百姓不再凄凉。

后记: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新词:可得性偏差。也被称为易得性偏差或易得性偏见,是启发式偏差的一种。指的是:

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不进行深度发掘,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

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而不善于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问题。

最经典的例子:

你觉得坐飞机和开车哪个更危险?从概率上讲,飞机失事的概率极小,约为十万分之一。

据统计数据,每十亿公里死亡人数为:

飞机0.05人,公共汽车0.4人,火车0.6人,小货车1.2人,水路2.6人,小汽车3.1人,走路54.2人。

但是很多人依旧会觉得,开车比坐飞机更安全。

因为,飞机事故是一旦发生,媒体会铺天盖地地报道事故,人们会因此而对坐飞机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从而对飞机事故的信息有深刻的记忆。

而汽车交通事故鲜为报道(日常交通事故太多),人们日常也比较少接触到交通事故的信息,人们内心就会觉得坐飞机更加危险。

所以,我希望我对《烟雨》一诗的创作,是出于可得性偏差。当然,我认为人,对于美好的期盼,都是理性且真实的。

消息盒子
#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
#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

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